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質量到底怎么樣,關乎生命安全。今天,我們獲得了一份《2014年度國內輪胎品牌投訴排行榜》,這份榜單來自中國汽車質量網,榜單上有16家汽車輪胎廠商遭到投訴,基本涵蓋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輪胎廠商。這份榜單統計了2014年全年收到的762宗投訴,平均投訴量為48個。值得注意的是,固特異單一品牌在2014年接到的投訴數量就高達442宗,占所有輪胎品牌投訴總數的58%,這也拉高了輪胎品牌的整體投訴數量。
輪胎鼓包是通病 責任認定易引發爭議
在輪胎使用過程中,鼓包問題往往最容易被發現,而且因為該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會引發輪胎爆胎等后續嚴重問題,所以車主也十分重視。在2014年度國內輪胎品牌投訴排行榜上,絕大部分輪胎品牌都有鼓包問題的投訴。不過從投訴解決率來看,由于中國道路情況及消費者駕駛習慣等復雜原因,鼓包問題的質量責任鑒定結果不少具有爭議性,比較容易引起車主與輪胎廠商互相之間的抱怨。
固特異投訴量最大 起皮問題比較集中
在2014年度國內輪胎品牌投訴排行榜上,固特異單一品牌收到的投訴量高達442宗,占所有輪胎品牌投訴總數的58%。經過梳理后發現,針對固特異的問題投訴中,起皮問題最為明顯,而且主要是集中在上海通用及長安福特旗下的一些熱門車型上,比如上海通用雪佛蘭邁銳寶、別克君威、別克君越,長安福特翼虎等車型。
固特異成為“口碑”最差品牌 冤不冤枉?
在看到這份榜單后,很多網友質疑稱:應該把市場占有率也曬出來,才能體現公平啊。沒錯,那么現在就來看看固特異在中國占有率有多高。
首先看看全球的市場份額,固特異常年排在第三,2014年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0%;低于普利斯通的15%和米其林的14%。
根據固特異發布的財報,2014年在世界范圍內全年的銷售額達181億美元,其中在亞太地區約為20億美元(折合約128億人民幣)。根據國內輪胎行業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47家主要輪胎企業銷售收入約為1900億元人民幣。從銷售額來看,固特異占有我國輪胎市場約7%的份額。
由于無法從公開資料查詢到具體輪胎銷量,考慮到固特異屬于中檔次輪胎,售價居中,所以從銷售的市場份額是非常接近于市場銷量份額的。也就是說,固特異“口碑差”,一點都不冤枉,可能真的是質量的問題。如果你用的是固特異輪胎,為了您的安全,有空就多點去檢查一下有沒有起皮、鼓包和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