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6年山東省的重點工作是對嚴重過剩行業進行“壯士斷腕”式的去產能,同時大力扶持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山東省長郭樹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下決心推動過剩行業去產能,對喪失自我修復能力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實現市場出清。一場清理“僵尸”行動在山東展開。
據悉,2015年11月26日,山東省經信委向該省17地市下發了開展“僵尸企業”有關情況調研的緊急通知。此次在摸底范圍的“僵尸企業”,具體包括三類。
一類是企業還在生產經營,但效益低下,利潤不夠支付企業信貸利息,主要標志是持續虧損、資產負債率高。二類是企業已停止經營活動半年以上,主要標志是半年以上未上交增值稅。三類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基本處于停頓狀態,主要標志是企業暫停用電容量。
在此次調研中,各地市報送的“僵尸企業”共有448家,其中處于停產狀態的占80%。放在山東全省虧損企業中看,這一比例是9.5%。
“現在去產能,是剛性要求,你不去將來后患無窮?!币幻丶壥薪浶盼賳T說,山東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的這句話,讓他記憶深刻。錢煥濤表示,山東要圍繞鋼鐵、煤炭、煉油和、輪胎等8個行業進行過剩產能化解和脫困發展。這比全國標準的6個行業多了煉油和輪胎。
山東省提出,一切以市場為手段,積極穩妥地處置“僵尸企業”,主動減量,努力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推動一批無效產能退出市場。山東要對這8大行業進行過剩產能的化解和脫困工作。一方面分年度制定淘汰計劃,推進落后產能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嚴禁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山東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面臨空前挑戰。一方面,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不到15%,另一方面,以國企居多的重工業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本輪的經濟結構調整中,山東比全國多數省份都更為艱難。
在錢煥濤看來,各地對其標準和未來政策把握不準,提報時還有顧慮,實際存在的“僵尸企業”應當多于目前提報數。“寧可少報也不會多報。”一官員表示,多報了說明地方產業發展不合理、問題多,另外報多了肯定承擔的處置任務也會更重。
在對企業的摸底中,相當多的虧損企業擔心,戴上“僵尸”帽子后對企業發展不利,處處求情通融過關。山東省領導不得不就清理“僵尸企業”做思想工作:“就像人有生老病死一樣,兼并重組、破產清算是市場經濟的正?,F象。要轉變觀念,不能把破產看成丟人的事兒?!?br>
山東省國資委副主任范軍說,山東將去產能與虧損企業治理相結合,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分類施策,針對產能過剩行業中的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制定產業重組方案,關閉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轉型發展一批。
在對嚴重過剩行業進行去產能的同時,山東還大力扶持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帶動困難企業轉型,助力“僵尸企業”重生。
(來源輪胎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