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橡膠與塑料新聞》周刊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2016年,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反轉向好,50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同比,下同)4.8%,利潤指標大幅增長,投資信心明顯增強。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經過近年頻繁的收購和重組后,行業集中度提高,強者恒強。
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繼上年進入前20強后,位置雙雙繼續前移。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中國正成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制造基地和中心。
排名稍有變化,3家新面孔加入
2017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按企業2016年與非輪胎橡膠制品有關的銷售收入排名(見表1)。
總體來看,今年前10強企業沒變,但進行了大換位。另外,3家美國公司成為新進入50強排行榜的企業。
德國大陸公司旗下的康迪泰克以56.1億美元保持非輪胎橡膠制品銷售額第1位。相比2016年,康迪泰克與第2名的銷售差額縮小了一半以上。盡管競爭對手已經呈現出逐漸緊逼的態勢,卻仍很難在近期內取代康迪泰克在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的領先地位。去年,康迪泰克銷售額增長了1.8%,其產業遍及全球44個國家的185個地區,共擁有42909名員工;其52%的銷售額來自于機動車市場,剩下的48%則來自于其他工業和替換胎市場。2016年,康迪泰克銷售額占德國大陸集團總銷售額的14%,比2012年的11%有所增長,不過仍低于2007年實現的19%。
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公司以50.3億美元的銷售額上升到第2位,增長率高達35%。它在今年獲得了Vibracoustic公司(由特雷勒堡減振與佛雷依登貝格合并)的所有股份,后者在2016年后半年的市場表現助推了佛雷依登貝格的快速增長。
法國哈欽森銷售額盡管比上年增長7.5%達到45.7億美元,但退至第3位。
日本住友瑞科公司則上升了一位,銷售額為35.3億美元,增長了12.7%。
美國庫珀標準汽車配件公司的銷售額仍穩定在33億美元,居第5位。
今年排名5~10位的企業分別是:日本NOK公司(45.7億美元)、美國蓋茨集團(約28.5億美元)、日本普利司通公司(27億美元)、瑞典特雷勒堡AB公司(25.2億美元)和美國派克-漢尼芬公司(22.7億美元)。
居第11位的英國利潔時benskiser集團銷售收入增長330%,上年排名為第49位。上年第11位的瑞典vibracoustic公司銷售額下降74.6%,降至今年的第41位。美國切遲-杜威公司變化也很大,銷售額增長123%,從上年的第48位上升至今年的第25位。
3家美國公司成為50強排行榜的新面孔,分別是新平衡運動鞋公司、沃弗林集團及Acushnet控股集團。這3家新加入的公司排名靠前,且都是美國公司,說明美國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向好。
德國Veritas公司、意大利阿爾法橡膠公司及美國俄亥俄Park公司,今年沒有進入50強排名。
在50強中,美國企業16家,成為進入50強最多的國家。日本企業15家,居其次。歐盟有15家企業在列,居地區之首,其中德國6家、英國2家、瑞典3家、瑞士1家、法國2家、奧地利1家。剩余4家企業,分別來自澳大利亞1家、中國2家、馬來西亞1家。世界“20億美元俱樂部”由11家降至10家,“10億美元俱樂部”依舊為22家。
行業反轉向好,投資信心增長
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形勢反轉向好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銷售收入增長。從整體看,50家公司總銷售額增長4.8%,走出銷售額連續多年下降的通道。從單個企業來說,銷售額增長成為主流,增長的企業有34家,其中美國切遲-杜威公司、英國利潔時benskiser集團增幅在100%以上,下降的企業只有16家。
第二,利潤及毛利率大幅提高。在上報利潤的34家公司中,總體增長6.8%,其中18家利潤增長、16家利潤下降;7家增長50%以上,3家增長100%以上。從利潤率看,增長企業占大部分,其中有8家企業利潤率高于10%,其中瑞典特雷勒堡AB公司高達24.3%。
第三,體現在投資信心方面。2016年后,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投資明顯活躍。德國大陸主席ElmarDegenhart表示,德國大陸將通過投資以及收購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在未來5年,康迪泰克預計將銷售額提升至100億歐元??档咸┛藢魉蛶Мa業進行了重組,新的策略將增長重心轉移至工業用傳送帶并且更加注重為終端用戶提供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德國佛雷依登貝格也看好行業市場,首席執行官Mohsen Sohi表示,公司正在繼續投資及收購,努力成為最具創新活力以及多樣性的跨國科技企業。
收購行為見效,呈現放緩跡象
自2012年起,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收購和重組一直活躍,2013年達到頂峰,2014年重組依然活躍,但2015年后有放緩跡象。
前幾年的收購重組對大企業的銷售額增長貢獻較大,行業集中度也繼續提高。
2015年,前10強銷售額為338.47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50.87%,相對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2016年前10強銷售額為353.8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51.8%,比上年又增加約1個百分點。全球前3強銷售總額為152.25億美元,占50強的22.3%,相對上年增加1.8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在繼續提高。
新的收購舉措幫助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在2016年的銷售額實現了13.5%的增長,達到85.901億歐元,凈利潤翻番至10.95億歐元。2016年7月,該公司收購了瑞典特雷勒堡在Vibracoustic公司中擁有的50%的股份(估值超7億歐元),從而成為Vibracoustic的唯一持股方。2016年,該公司共投資16.29億歐元,其中12.22億歐元用于股權收購。
瑞典特雷勒堡在去年也展現出極大的收購熱情,其以13億美元收購了捷克 Mitas。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仍將繼續關注有吸引力的收購選擇,但是收購的數量和強度都不會像2016年前那樣,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自然增長上。該公司的長期目標是實現企業的銷售市場在地理布局上的平衡發展,具體為西歐和北美銷售額各占總銷售額的40%和20%,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占40%。在持續兩年的激進收購后,該公司在2017年開始采取更加穩健的發展策略,以求鞏固新的市場地位以及加強對已擁有先進技術的利用。
中國版塊快速發展
株洲時代新材及中鼎密封件繼上年度雙雙進入前20強后,今年位置又向前各移一位,分列第15、18位,進入“十億美元俱樂部”。能夠進入前20強已經令世界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這兩家公司正成為國際化經營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收購德國ZF集團旗下的橡膠與塑料業務(BOGE)成功,中鼎密封件則收購了國外幾家橡膠制品公司,都為企業銷售額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
此外,中國還有數家公司已達到或接近50強實力,明年的名單中有望出現更多中國公司的名字。其中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額達4.8億美元,如果申報的話,應列第44位。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共享單車方興未艾及煤炭安全投入增加等,對非輪胎橡膠制品的需求旺盛,促進了中國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會吸引更多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來中國建立獨資或合資工廠。迄今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來華辦廠的企業已有34家,建有工廠70多家。這些外資企業生產的汽車橡膠零部件已占到中國市場的2/3以上,壟斷了大部分高端產品。
以康迪泰克公司為例,2016年4月,其車輛液體系統業務在常熟開工,2016年11月在青島膠州灣開工建設膠管基地,2017年6月在常熟建立橡膠涂布業務單元。至此康迪泰克9大業務單元均在中國落地生根。
瑞典特雷勒堡公司的未來規劃重點是加強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中國還出現了世界少有的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群聚現象,形成了若干個專業生產基地,如河北衡水工程橡膠產業基地、浙江臺州V帶基地、河北景州膠管基地以及浙江海寧密封件基地等。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造基地和中心。
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繼上年進入前20強后,位置雙雙繼續前移。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中國正成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制造基地和中心。
排名稍有變化,3家新面孔加入
2017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按企業2016年與非輪胎橡膠制品有關的銷售收入排名(見表1)。
總體來看,今年前10強企業沒變,但進行了大換位。另外,3家美國公司成為新進入50強排行榜的企業。
德國大陸公司旗下的康迪泰克以56.1億美元保持非輪胎橡膠制品銷售額第1位。相比2016年,康迪泰克與第2名的銷售差額縮小了一半以上。盡管競爭對手已經呈現出逐漸緊逼的態勢,卻仍很難在近期內取代康迪泰克在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的領先地位。去年,康迪泰克銷售額增長了1.8%,其產業遍及全球44個國家的185個地區,共擁有42909名員工;其52%的銷售額來自于機動車市場,剩下的48%則來自于其他工業和替換胎市場。2016年,康迪泰克銷售額占德國大陸集團總銷售額的14%,比2012年的11%有所增長,不過仍低于2007年實現的19%。
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公司以50.3億美元的銷售額上升到第2位,增長率高達35%。它在今年獲得了Vibracoustic公司(由特雷勒堡減振與佛雷依登貝格合并)的所有股份,后者在2016年后半年的市場表現助推了佛雷依登貝格的快速增長。
法國哈欽森銷售額盡管比上年增長7.5%達到45.7億美元,但退至第3位。
日本住友瑞科公司則上升了一位,銷售額為35.3億美元,增長了12.7%。
美國庫珀標準汽車配件公司的銷售額仍穩定在33億美元,居第5位。
今年排名5~10位的企業分別是:日本NOK公司(45.7億美元)、美國蓋茨集團(約28.5億美元)、日本普利司通公司(27億美元)、瑞典特雷勒堡AB公司(25.2億美元)和美國派克-漢尼芬公司(22.7億美元)。
居第11位的英國利潔時benskiser集團銷售收入增長330%,上年排名為第49位。上年第11位的瑞典vibracoustic公司銷售額下降74.6%,降至今年的第41位。美國切遲-杜威公司變化也很大,銷售額增長123%,從上年的第48位上升至今年的第25位。
3家美國公司成為50強排行榜的新面孔,分別是新平衡運動鞋公司、沃弗林集團及Acushnet控股集團。這3家新加入的公司排名靠前,且都是美國公司,說明美國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向好。
德國Veritas公司、意大利阿爾法橡膠公司及美國俄亥俄Park公司,今年沒有進入50強排名。
在50強中,美國企業16家,成為進入50強最多的國家。日本企業15家,居其次。歐盟有15家企業在列,居地區之首,其中德國6家、英國2家、瑞典3家、瑞士1家、法國2家、奧地利1家。剩余4家企業,分別來自澳大利亞1家、中國2家、馬來西亞1家。世界“20億美元俱樂部”由11家降至10家,“10億美元俱樂部”依舊為22家。
行業反轉向好,投資信心增長
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形勢反轉向好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銷售收入增長。從整體看,50家公司總銷售額增長4.8%,走出銷售額連續多年下降的通道。從單個企業來說,銷售額增長成為主流,增長的企業有34家,其中美國切遲-杜威公司、英國利潔時benskiser集團增幅在100%以上,下降的企業只有16家。
第二,利潤及毛利率大幅提高。在上報利潤的34家公司中,總體增長6.8%,其中18家利潤增長、16家利潤下降;7家增長50%以上,3家增長100%以上。從利潤率看,增長企業占大部分,其中有8家企業利潤率高于10%,其中瑞典特雷勒堡AB公司高達24.3%。
第三,體現在投資信心方面。2016年后,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投資明顯活躍。德國大陸主席ElmarDegenhart表示,德國大陸將通過投資以及收購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在未來5年,康迪泰克預計將銷售額提升至100億歐元??档咸┛藢魉蛶Мa業進行了重組,新的策略將增長重心轉移至工業用傳送帶并且更加注重為終端用戶提供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德國佛雷依登貝格也看好行業市場,首席執行官Mohsen Sohi表示,公司正在繼續投資及收購,努力成為最具創新活力以及多樣性的跨國科技企業。
收購行為見效,呈現放緩跡象
自2012年起,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收購和重組一直活躍,2013年達到頂峰,2014年重組依然活躍,但2015年后有放緩跡象。
前幾年的收購重組對大企業的銷售額增長貢獻較大,行業集中度也繼續提高。
2015年,前10強銷售額為338.47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50.87%,相對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2016年前10強銷售額為353.8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51.8%,比上年又增加約1個百分點。全球前3強銷售總額為152.25億美元,占50強的22.3%,相對上年增加1.8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在繼續提高。
新的收購舉措幫助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在2016年的銷售額實現了13.5%的增長,達到85.901億歐元,凈利潤翻番至10.95億歐元。2016年7月,該公司收購了瑞典特雷勒堡在Vibracoustic公司中擁有的50%的股份(估值超7億歐元),從而成為Vibracoustic的唯一持股方。2016年,該公司共投資16.29億歐元,其中12.22億歐元用于股權收購。
瑞典特雷勒堡在去年也展現出極大的收購熱情,其以13億美元收購了捷克 Mitas。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仍將繼續關注有吸引力的收購選擇,但是收購的數量和強度都不會像2016年前那樣,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自然增長上。該公司的長期目標是實現企業的銷售市場在地理布局上的平衡發展,具體為西歐和北美銷售額各占總銷售額的40%和20%,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占40%。在持續兩年的激進收購后,該公司在2017年開始采取更加穩健的發展策略,以求鞏固新的市場地位以及加強對已擁有先進技術的利用。
中國版塊快速發展
株洲時代新材及中鼎密封件繼上年度雙雙進入前20強后,今年位置又向前各移一位,分列第15、18位,進入“十億美元俱樂部”。能夠進入前20強已經令世界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這兩家公司正成為國際化經營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收購德國ZF集團旗下的橡膠與塑料業務(BOGE)成功,中鼎密封件則收購了國外幾家橡膠制品公司,都為企業銷售額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
此外,中國還有數家公司已達到或接近50強實力,明年的名單中有望出現更多中國公司的名字。其中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額達4.8億美元,如果申報的話,應列第44位。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共享單車方興未艾及煤炭安全投入增加等,對非輪胎橡膠制品的需求旺盛,促進了中國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會吸引更多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來中國建立獨資或合資工廠。迄今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來華辦廠的企業已有34家,建有工廠70多家。這些外資企業生產的汽車橡膠零部件已占到中國市場的2/3以上,壟斷了大部分高端產品。
以康迪泰克公司為例,2016年4月,其車輛液體系統業務在常熟開工,2016年11月在青島膠州灣開工建設膠管基地,2017年6月在常熟建立橡膠涂布業務單元。至此康迪泰克9大業務單元均在中國落地生根。
瑞典特雷勒堡公司的未來規劃重點是加強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中國還出現了世界少有的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群聚現象,形成了若干個專業生產基地,如河北衡水工程橡膠產業基地、浙江臺州V帶基地、河北景州膠管基地以及浙江海寧密封件基地等。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造基地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