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蓮、李士忠、李勇武等為獲評我國化工學會橡膠專委會終身委員的老專家頒發牌匾。
9月10日,能容納五六百人的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會議廳濟濟一堂。國內橡膠職業的老領導、老專家、作業在第一線的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者、科研作業者齊聚一堂,一起留念我國橡膠工業百年華誕,共話新百年新機會,共謀如何在傳承中開展、在開展中立異。
1915年廣東兄弟橡膠公司在廣州建立,標志著我國橡膠工業初步。百年后,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橡膠大國,耗膠量及塑膠制品等首要橡膠制品產值多年穩居國際第一。在全球輪胎75強中呈現了34家我國企業的身影,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上也有2家我國企業上榜,全球橡膠機械排行榜第一方位更是在今年初次呈現了我國企業的姓名--軟控股份。
回憶百年前史,原化學工業部副部長李士忠動情地說,作為曾經的橡膠職業小兵,在曩昔的幾十年中,他和同仁們從未停歇過追夢的腳步。歷經崎嶇,現在的橡膠制品現已滲透到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國防軍工、航天航空帆海、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數以萬計的橡膠制品在國計民生中正在發揮著不行代替的作用,對此他備感欣喜。
我國石化聯合會三屆理事會會長李勇武表明,作為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重要支柱,百年間,橡膠工業從簡直空白開展到首要產品產值均居國際前列,書寫了一部百年立異史?,F已百歲的我國橡膠職業,并不是步履蹣跚的老者,而是正在知難而進的青年,我們徹底有理由相信,在建黨一百年的時分,我國一定會進入國際橡膠強國隊伍。
我國橡膠工業開展的見證者、原化學工業部橡膠司副司長于清溪通知媒體,走過百年的我國橡膠職業,鑄就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堅忍不拔、越挫越勇;奮斗進步、尋求立異;不畏艱險、一往無前;重視協作,大力協同"五種精力。在這五種精力的引領下,今后5-10年橡膠職業將向著建造橡膠強國的愿望不斷前行。
面臨新常態和新應戰,經過完善硅膠混煉膠試驗場等實驗手法,經過理論立異和工業化實踐,借力"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帶來的前史機會,變量的提升為質的打破,從價值鏈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這既是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化學工業部部長顧秀蓮等老一輩化工人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雙錢股份、風神輪胎、山東玲瓏等企業表達出的奮斗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