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孟連縣的橡膠種植園區,蔥郁青翠的橡膠樹接踵而至,樹干筆直,生機勃發。種植橡膠樹的膠農李先生稱,我們一家都參與了橡膠“保險+期貨”項目,收入穩定,生活有了保障,對未來日子更有信心了。
孟連縣為原國家級貧困縣,橡膠種植是孟連縣支柱產業,也農民重要收入來源,更是農民脫貧增收主要途徑之一。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莉玲稱,橡膠產業一度因為價格低迷導致產量逐年下降。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通過對橡膠產業引入“農業保險+農產品期貨”創新模式,有效解決了膠農因橡膠價格下跌致貧風險。截至2022年末,孟連縣內共種植橡膠30.33萬畝,實現總產值83878萬元。為當地穩定膠農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發揮期貨風險管理作用
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截至目前,中央“一號文件”第八次對“保險+期貨”提出指導意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表示,最新“一號文件”強調“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使之與資本市場相連接,是資本市場支農的重要創新,也是農業保險的創新。從實踐上看,“保險+期貨”模式為脫貧地區提供了價格保障,成為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提到“保險+期貨”,大多數人或許對這個專業術語較為陌生,而來到了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勐馬鎮隴海村橡膠林后發現,當地膠民對此模式已十分熟悉。
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農村業務部李昊城介紹:“保險+期貨”項目的運營模式,主要由保險公司、種植養殖戶和期貨公司及交易作為主體運行,其中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作為項目主導。李昊城強調,其核心機制是,農戶在保險公司購買一份價格類的保險產品,以“保險+期貨”的形式,在期貨市場上進行風險的對沖,根據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以“有損失進行損失補償”為原則,開展相應賠付。
“保險+期貨”項目是國家惠農政策主要方面,2016年,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財險公司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率先在湖北開始試點“保險+期貨”模式,并連續多年深耕細作。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農村業務部副總經理向世平表示,“保險+期貨”作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對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戶的抗風險能力,防止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導致農戶收入下降,穩定農民收入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次,通過“保險+期貨”可有效規避和化解市場風險,解除農戶后顧之憂,從而保護和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對于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例如,橡膠是國家重要戰略儲備物資,保險加橡膠期貨業務的開展,可以保護膠農種植積極性、生產積極性,從而服務和支持國家戰略物資的生產和儲備。
此外,通過發揮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專業能力,為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尋找到新途徑。
向世平進一步稱,“保險+期貨”是運用金融工具來化解價格風險的一個新探索。將農民所面臨的價格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這是農戶和企業面臨的價格風險與期貨市場之間的一個傳送帶。合理的利用和發展期貨業務,可更好發揮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作用。
據了解,2022年,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財險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與19家期貨公司進行了“保險+期貨”業務合作,服務產品涉及天然橡膠、白糖、生豬飼料、生豬價格等項目,覆蓋全省11個州市,為超20萬戶次農戶提供了30億元風險保障,累計支付賠款5058.5萬元,受益戶次超19萬戶次。截至2022年底,“保險+期貨”已覆蓋全國25個省份,為超3.65萬戶次農戶提供了近70億元風險保障,累計支付賠款約1.88億元,受益戶次近2.86萬戶次。
“保險+期貨”創新模式
鑄造農產品多樣化
橡膠種植區割膠工人在作業
天然橡膠、咖啡和茶葉是孟連縣的三大支柱產業,雖然已入初秋季節,但這片橡膠林還是被盛夏氣息所包裹,近距離看到橡膠樹,其樹徑碗口粗細,管理員小心切開樹皮,乳白色的膠汁就會緩緩流出。天然橡膠,則是由這些橡膠樹的乳汁經凝固、加工而制得。
據割膠工人介紹,橡膠開割周期至少是20-30年,且要具備一定的割膠手藝,如果割到了樹的真皮層,會導致下一年橡膠樹不再出膠。
據當地膠農稱,橡膠采購也是辛苦的過程,需要大量人工去作業,一割就是好幾個小時,但是近幾年膠價低迷,感覺自己辛苦都付諸東流了。
李昊城說道,橡膠從幼苗到開割需要經歷8年的培育期,開割年限為20多年,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一旦價格低迷或者產出不能夠滿足生產成本,就會出現“棄割”“停割”等情況。
為解決上述問題,李昊城表示,通過將價格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當橡膠價格下跌時,農戶可獲得賠付,同時,橡膠標的有一定特殊性,只要不去割它,樹仍然會繼續存活,次年還可以進行再割。在價格低迷時,承保膠農能有產量,就能保證保底的價格,便可以帶動整個產業最前端積極性。
期貨業務農戶其實關心的問題很簡單,農戶自己百分百全額承擔保費,一旦發生價格波動風險,產生了損失,保險公司能不能及時足額進行賠付。
向世平提到,“通過近幾年從試點到逐漸成熟的開展過程,獲利農戶數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們跟當地政府一起聯動進行培訓、講解及宣傳,同時,中國人壽在農村還開展了一些政策性的種植養殖保險,服務的對象也是這些養殖戶,因此,對于是否及時得到保險賠付,農戶在這個方面的擔憂越來越少了?!?
據了解,中國人壽2020年開展了云南唯一一個白糖“保險+期貨”全縣域覆蓋試點項目,穩定和提升了當地糖料蔗種植戶的收入。2020年5月,與瀘水市、蘭坪縣、福貢縣開展大商所生豬飼料 “保險+期貨”專項扶貧項目,服務對象為當地的生豬養殖戶,并優先承保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為當地建檔立卡戶、脫貧戶帶去保險保障。2021年1月,開展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為當地農戶帶去保險保障。
在多年的實踐中,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支農規模穩步增加,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產品模式逐步優化升級。庹國柱稱,作為金融行業“頭雁”,中國人壽專心研究“三農”、專業服務“三農”、專注深耕“三農”,切實發揮經濟“穩定器”和社會的“減震器”作用,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滋養鄉村熱土,助力守好“三農”基本盤,為農業強國建設筑起牢固基石。
橡機資訊來源:橡膠技術網
來源鏈接:http://www.sto.net.cn/news/qiye/2023-09-08/5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