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機械網 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由青島科技大學一批以振興民族橡膠工業為己任、志在以實業報國的專家學者于2000年創建,現已發展成為總資產逾70億元的民營上市高科技企業集團,自2009年起連續5年蟬聯橡膠裝備制造業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從應用軟件開發到硬件裝備產品制造的跨界創新,從“綠色智能、循環發展的橡膠裝備技術創新鏈”的構筑,到著眼于產業鏈上游橡膠新材料的研發及下游“智慧工廠”的打造以引領產業升級乃至變革,軟控14年的發展史,不僅創造了年復合增長率達30%以上的增長奇跡,而且通過承建橡膠輪胎行業唯一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搭建起“產學研有機融合的開放式技術創新平臺”,面向全行業提供技術研發支持與創新管理服務,以科技創新、模式創新不斷驅動橡膠輪胎工業的整體升級發展。
理念:為創新失敗埋單模式:交鑰匙工程
創業以來,軟控始終以“推動工業整體技術進步,使中國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為企業使命,通過廣泛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進行橡膠新材料、輪胎裝備等方面的前沿理論及基礎研究,讓高??蒲性核?、國內外高端實驗室成為企業發展的“智囊團”,成功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成效顯著。
軟控秉持“為創新失敗埋單”的理念,營造科學民主、寬松包容的科技創新氛圍,讓員工沒有包袱輕裝上陣,使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更有效率,使企業發展與科技研發更富有活力。現已開發了涵蓋輪胎生產全部工序的世界唯一全系列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每年500多臺套向輪胎行業的輸出,大幅降低了輪胎企業投資建設成本,原投資8億元僅可建年產30萬條輪胎的工廠,現可提升到年產100萬條;研發的輪胎企業“windows”系統,使中國橡膠輪胎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至少提前了5年;開發的“企業能源包整體解決方案”可實現輪胎企業整廠能耗降低30%-40%;在橡膠輪胎行業首度系統性地引入機器人技術,實現了輪胎從胎胚成型、硫化、檢測、倉儲全過程的智能輸送;集成機器人技術、條碼識別技術、輪胎企業立體倉儲系統,全面提升了輪胎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獲得全國工商聯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項;主持/參與起草國家標準26項、行業標準25項;擁有專利655項,其中發明專利303項。
軟控還創造性地運用“產業鏈”思想,于2002年聯合高校及業內企業、專家,發起創建了集新體制、新模式、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于一體的子午線輪胎信息化科研生產示范基地,該基地現已成為輪胎產業化孵化示范樣板工程。迄今已通過“交鑰匙工程”這一創新的商業模式,以技術輸出孵化了20多家30億元以上經濟規模的現代化子午線輪胎企業,有效促進了高新技術在全行業的推廣應用及產業整體的發展繁榮,也使中國橡膠工業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走過了歐美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之路。參建橡膠谷和“橡膠業貝爾實驗室”軟控大力整合優勢研發資源,參與建起制造物聯產業和輪胎產業等多個技術創新聯盟;與北大、哈工大等著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同時大手筆引進高端科研人才,近年從法、日、意、美、斯洛伐克等國引進高水平專家50多位,并在海外建起4家研發機構,進一步提升了在全產業鏈條的創新能力。
此外,還參股建設了“橡膠業的貝爾實驗室”——怡維怡橡膠研究院,圍繞共性、關鍵技術,以低碳輪胎新橡膠、功能橡膠、輪胎用綠色生物橡膠和循環利用等為方向,開展橡膠科學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其自主研發的新材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美國著名企業阿爾法也直接在該研究院建設其中國實驗室。
2011年,軟控發起并參股建設的橡膠谷,現已承擔起國家級科研創新及知識產權平臺的功能,成為全球化工橡膠行業產學研示范基地,中國唯一的化工橡膠業國際專利數據庫也已落戶于此。
“智慧工廠”引領行業未來
基于對有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譽的“工業4.0”概念的理解,日前軟控又向全球橡膠業發布了“智慧工廠”理念。軟控全新定義的“智慧工廠”,是指工廠的高度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相比傳統工廠,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人工成本、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生產環境切實改善。軟控將為行業提供的是,覆蓋智能設備、驅動控制、智能軟件等各層面的完整解決方案,工廠之“智慧”體現在生產的每個環節。
為加速此理念落地,軟控已著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研發協同和創新鏈構建:成立了軟控研究院,設立了歐洲、美洲和中國三大研發中心,形成輻射全球的研發網絡,同時與西門子、費斯托、羅克韋爾等國際著名企業強強聯手、深度合作,謀求機械、電氣、自動化等各相關領域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
從應用軟件開發到硬件裝備產品制造的跨界創新,從“綠色智能、循環發展的橡膠裝備技術創新鏈”的構筑,到著眼于產業鏈上游橡膠新材料的研發及下游“智慧工廠”的打造以引領產業升級乃至變革,軟控14年的發展史,不僅創造了年復合增長率達30%以上的增長奇跡,而且通過承建橡膠輪胎行業唯一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搭建起“產學研有機融合的開放式技術創新平臺”,面向全行業提供技術研發支持與創新管理服務,以科技創新、模式創新不斷驅動橡膠輪胎工業的整體升級發展。
理念:為創新失敗埋單模式:交鑰匙工程
創業以來,軟控始終以“推動工業整體技術進步,使中國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為企業使命,通過廣泛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進行橡膠新材料、輪胎裝備等方面的前沿理論及基礎研究,讓高??蒲性核?、國內外高端實驗室成為企業發展的“智囊團”,成功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成效顯著。
軟控秉持“為創新失敗埋單”的理念,營造科學民主、寬松包容的科技創新氛圍,讓員工沒有包袱輕裝上陣,使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更有效率,使企業發展與科技研發更富有活力。現已開發了涵蓋輪胎生產全部工序的世界唯一全系列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每年500多臺套向輪胎行業的輸出,大幅降低了輪胎企業投資建設成本,原投資8億元僅可建年產30萬條輪胎的工廠,現可提升到年產100萬條;研發的輪胎企業“windows”系統,使中國橡膠輪胎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至少提前了5年;開發的“企業能源包整體解決方案”可實現輪胎企業整廠能耗降低30%-40%;在橡膠輪胎行業首度系統性地引入機器人技術,實現了輪胎從胎胚成型、硫化、檢測、倉儲全過程的智能輸送;集成機器人技術、條碼識別技術、輪胎企業立體倉儲系統,全面提升了輪胎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獲得全國工商聯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項;主持/參與起草國家標準26項、行業標準25項;擁有專利655項,其中發明專利303項。
軟控還創造性地運用“產業鏈”思想,于2002年聯合高校及業內企業、專家,發起創建了集新體制、新模式、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于一體的子午線輪胎信息化科研生產示范基地,該基地現已成為輪胎產業化孵化示范樣板工程。迄今已通過“交鑰匙工程”這一創新的商業模式,以技術輸出孵化了20多家30億元以上經濟規模的現代化子午線輪胎企業,有效促進了高新技術在全行業的推廣應用及產業整體的發展繁榮,也使中國橡膠工業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走過了歐美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之路。參建橡膠谷和“橡膠業貝爾實驗室”軟控大力整合優勢研發資源,參與建起制造物聯產業和輪胎產業等多個技術創新聯盟;與北大、哈工大等著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同時大手筆引進高端科研人才,近年從法、日、意、美、斯洛伐克等國引進高水平專家50多位,并在海外建起4家研發機構,進一步提升了在全產業鏈條的創新能力。
此外,還參股建設了“橡膠業的貝爾實驗室”——怡維怡橡膠研究院,圍繞共性、關鍵技術,以低碳輪胎新橡膠、功能橡膠、輪胎用綠色生物橡膠和循環利用等為方向,開展橡膠科學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其自主研發的新材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美國著名企業阿爾法也直接在該研究院建設其中國實驗室。
2011年,軟控發起并參股建設的橡膠谷,現已承擔起國家級科研創新及知識產權平臺的功能,成為全球化工橡膠行業產學研示范基地,中國唯一的化工橡膠業國際專利數據庫也已落戶于此。
“智慧工廠”引領行業未來
基于對有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譽的“工業4.0”概念的理解,日前軟控又向全球橡膠業發布了“智慧工廠”理念。軟控全新定義的“智慧工廠”,是指工廠的高度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相比傳統工廠,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人工成本、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生產環境切實改善。軟控將為行業提供的是,覆蓋智能設備、驅動控制、智能軟件等各層面的完整解決方案,工廠之“智慧”體現在生產的每個環節。
為加速此理念落地,軟控已著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研發協同和創新鏈構建:成立了軟控研究院,設立了歐洲、美洲和中國三大研發中心,形成輻射全球的研發網絡,同時與西門子、費斯托、羅克韋爾等國際著名企業強強聯手、深度合作,謀求機械、電氣、自動化等各相關領域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